挣脱樊笼返自然
——评价陶渊明的归隐行为
陶渊明弃官归隐之事,经过后世各代的标举甚至美化,让世人认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浪漫之事;而在我看来,陶渊明归隐后的日子并非只有惬意。
从物质条件上看,陶渊明在《归去来兮辞并序》中曾指出“余家贫,耕植不足以自给。幼稚盈室,瓶无储粟”,《五柳先生传》中则曰“环堵萧然,不蔽风日;短褐穿结,箪瓢屡空”,可见他过着贫苦的生活,物质条件匮乏。
从身体状况上看,《晋书》《宋书》和萧统的《陶渊明传》均记载陶渊明有脚疾;史书也曾指出他本身“躬耕自资,遂抱羸疾”,就是这么一个体弱多病的人,放弃相对轻松的官场职位而从事农业体力劳动,实属不易。
尽管如此,回归田园之后的他不仅没有觉得生活艰难,而是惬意地享受起了清贫但纯粹自然的生活。“暧暧远人村,依依墟里烟”,淡淡几笔,便刻画了一幅淳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村居图,真切地表现了田园风光,可见陶渊明内心的快慰。
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农夫,对于黑暗的官场,他不屑与其同流合污;而对于平淡安宁的田园,他心向往之。所以无论再怎么艰难,陶渊明依旧选择归隐,选择遵从本心,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。
我想,“挣脱樊笼返自然”正是对陶渊明的真实写照。
心系生民显雄才
——《短歌行》文学短评
小说《三国演义》中曹操狡诈多变,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文学形象可谓栩栩如生。京剧中曹操那两面三刀、带着白脸谱的形象也几乎家喻户晓。在尊刘贬曹的浪潮之中,曹操那真正的历史形象却鲜有人知。
诗言志,歌咏言。从曹操的诗歌中我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曹操形象。在《蒿里行》中,面对军阀割据、天下大乱,百姓流离失所、生灵涂炭的时局,他写下“生民百遗一,念之断人肠”的佳句。他不堪让百姓继续身处水深火热之中,抒出了自己对统一天下的渴望。在《龟虽寿》中,曹操“烈士暮年”仍“壮心不已”,彼时,曹操已有了自己的强大势力,虽年事已高,却抒发了积极进取的态度与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。《短歌行》写于赤壁之战前夕,曹操认为不日就能统一天下,“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”一句,借周公的典故抒发了自己对人才的渴望,以及统一天下的豪情壮志。如果不是曹操这样智勇双全,胸怀大志的人,谁来为统一奠基?
大江东去,三国时代一去不返。但在我心中,魏武挥鞭的曹操,横槊赋诗的曹操,却是动荡的时局中一抹亮丽的色彩,永远散发着光芒。
挣脱樊笼返自然
——《归园田居》文学短评
陶渊明所作之诗《归园田居》诗风朴实、真实,并运用白描的手法,使诗人所表达的内容都十分明了。诗人在诗中用“羁鸟”和“池鱼”自比,展现了自身对于官场世俗的厌恶;以“樊笼”写官场的束缚而失去自由,表明自己虽在官场,却心系田园,表达了自己对田园精神的独立以及对自由的向往。
或许有人不赞成他选择的这条“独善其身”“不问世事”的道路,但生活方式、态度没有对错之分,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,心之所愿或许才是对的,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,陶渊明只是坚定了自己的选择,实现了“性本爱丘山”的一生追寻,这又何尝不是陶渊明的梦想追求之路呢?
而更能打动我的是他那自由洒脱,挣脱束缚的灵魂。在他挣扎着的前半生,他或许也在为苍生与辞官归隐中反复徘徊,他在乱世中迷茫,锁住他最后灵魂的,不仅来自尘世,也来自他本身。诗中的田园生活,无比和谐与安然,平淡中却充满生机活力,这也就像一些读者在嘈杂的生活中寻找到的一处安宁,用以平慰混乱思绪与灵魂。
陶渊明所营造的舒适、美好的意境,已深深种在我心里,留下了一方独属它的田地。这份感受会让我的灵魂也同陶渊明一道在怀抱中解放,一直遵循本心,坚定未来!
心系生民显雄才
——《短歌行》文学短评
《短歌行》寥寥几语,让我们看到了心系天下、远大抱负的曹操。
但历史上对他的负面评价可不少,他在众人眼中一直扮演着奸雄的角色,他残忍杀害吕伯奢一家,亲手斩了华佗。但“每枚硬币都有他的两面性。”纵观古代,能有几人能像他一样忧时光流逝、忧求贤不得、忧功业未就,答案是很少。
曹操心系天下。《蒿里行》中“铠甲生虮風,万姓以死亡。白骨露于野,千里无鸡鸣。”真实朴素地描绘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。最后那句直抒胸臆“生民百遗一,念之战人肠。”此刻的曹操与百姓深深共情。《薤露行》写了董卓之乱的前因后果,真实地反映了当社会的大变革。“瞻彼洛城郭,微子为哀伤。”望着满目疮夷的洛阳城,他的悲伤溢于言表。此刻曹操心系天下的形象已跃然纸上。
曹操胸怀统一天下的理想。《观沧海》就是最好的映证。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”这两句诗人运用想象,虚写了星月,体现了作者气吞山河,吞云吐月的气概。写《龟虽寿》的曹操已经五十三岁了,当时的他一想到自己统一天下的宏愿还未实现,不禁感概万千,他的乐观、老当益壮流露于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;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中。
他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政治家、军事家,才华横溢、心系天下、胸怀大志。历史永远不会洗去他的光辉,他永远在我心中有着特殊地位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