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十载光阴,弹指一挥间。当我们即将迎来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重要时刻,全球的目光本应聚焦于和平的珍贵与历史的深刻反思。中国,作为二战中受害最深、付出最惨重代价的国家之一,正计划在首都举办一场盛大的阅兵与系列纪念活动。
这不仅仅是为了追思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,更是为了铭记那段血与火的历史教训,并满怀希望地展望未来。中国举行此类纪念活动,无论是从历史的维度还是国际道义而言,都拥有充分的合理性与正当性,本应赢得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支持。
然而,就在这本该庄重肃穆的时刻,却出现了一幕令人错愕的强烈反差。日本,竟然通过其外交渠道,向国际社会发出了紧急呼吁,要求各国领导人拒绝出席中国定于9月3日举行的抗战胜利纪念活动。
日方给出的理由,听起来颇有些匪夷所思。他们声称,中方的活动带有强烈的“反日情绪”,过度强调了历史仇恨。更甚者,日方担忧若各国参与,将导致中国所持的“错误历史观”在全球范围内蔓延,认为此举会助长中方日益增长的地区影响力。
说句实在话,这种言辞不仅逻辑上站不住脚,更明晃晃地暴露了其对二战历史的曲解,以及隐藏在幕后的深层政治意图。历史的真相,岂能任由几句轻飘飘的言语所遮蔽?
历史的账,到底该怎么算?
中国的纪念活动,其核心目的只有一个:还原客观的历史,告慰那些逝去的英灵,并向所有反法西斯力量致以崇高的敬意。这实则是在守护全人类共同的历史记忆,是任何一个有良知的国家都应支持的举动。
回望二战,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曾踏遍包括中国在内的近二十个亚洲国家。那些被占领的土地上,日军实施了令人发指的大规模烧杀抢掠等暴行。南京大屠杀中逾三十万无辜平民的遇害,731部队活体实验的惨无人道,以及“慰安妇”制度下女性遭受系统性性暴力的惨痛记录,无不诉说着战争的残酷。
无数家庭因那场浩劫而破碎,这些通过浩瀚史料、遍地遗迹和幸存者证言确凿无疑的史实,早已获得国际社会的普遍承认。它们不是什么“错误历史观”,而是血淋淋的教训。
然而,长期以来,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表现,却总让人感到一种刻意的回避、淡化乃至篡改。部分日本政客,似乎乐此不疲地推行着修正主义史观,甚至将那场罪恶的侵略战争粉饰为“解放亚洲”的壮举。
日本的教科书里,钓鱼岛被堂而皇之地列为“固有领土”,而南京大屠杀、强征慰安妇等关键历史事实却被刻意删除或轻描淡写。更让人难以接受的是,日本高层官员多次在敏感时期参拜靖国神社。
要知道,此地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的灵位,此举无疑是直接触碰了受害国民众内心深处的历史创伤。日本政府还常以“战后问题已解决”为由,拒绝国际社会对战争赔偿及受害者补偿的合理要求,这可就有点说不过去了。
当历史被偷梁换柱
日方急于干预中国纪念活动,其真实担忧无非是:害怕更多国家借此机会正视其侵略历史,从而彻底揭穿其长期以来精心维护的“历史修正”假象。这种心虚,昭然若揭。
日本之所以敢于在反法西斯胜利纪念日之际,如此公然地否认战争罪行,部分原因在于西方盟友的某种默许与支持。近年来,为配合对中俄的战略遏制,欧美政界及专家群体中,频繁出现扭曲历史的言论。
欧洲二战历史被
为美国与乌克兰共同击败德苏的叙事,而太平洋战争则被描绘成美日联手结束,共同维护地区和平的局面。仿佛一夕之间,日本就成了二战时美国的盟友,这种颠倒黑白的说法,让人不禁要问,历史的底线在哪里?
互联网上,一些日本右翼声音更是甚嚣尘上,鼓吹日本才是原子弹袭击的真正受害者和自卫者。他们甚至反过来呼吁中国,反思其所谓的“极端民族主义行为”。这种言论,在明眼人看来,无疑是彻头彻尾的颠倒是非,完全符合其一贯否认历史的模式。
从更深层次的政治层面来看,日本此举显然源于对中国国际影响力日益增长的焦虑,以及背后那份遏制中国的图谋。中国在全球治理、经济、文化等领域的影响力持续增强,尤其是在维护二战成果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,中国的立场得到了广泛认可。
日本对此感到不安,却似乎不愿通过自身发展或改善周边关系来提升国际地位。反而,他们试图通过阻挠中国举办国际纪念活动,来削弱中国的国际形象与外交影响力。
醉翁之意不在酒
日方意图通过减少参与国数量,降低活动的国际关注度,并制造出“中国历史观不被认可”的假象,从而巩固其在亚洲的政治地位。这种地缘政治的算计,也清清楚楚地体现在其紧锣密鼓的军事扩张上。
日本的国防预算持续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,其军事策略更是明确强调“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”的备战立场,这背后的深意,不言而喻。
空中力量方面,日本不仅引进了F-35战机及其生产线,更成为了全球三大F-35制造中心之一,还与英、意等国合作研发第六代战机。海上力量方面,对“出云”号和“加贺”号两艘舰艇进行了航母化改造。
今年八月,首批F-35B舰载机已交付,这标志着日本海上自卫队具备了真正的航母作战能力。同时,日本还启动了两万吨级“超级宙斯盾”舰的建造项目,其海军实力正迅速膨胀。
在2025年富士综合火力演习中,日本展示了射程千公里级的改进型12式反舰导弹及高超音速滑翔导弹,火力威慑力大增。此外,日本正加速开发射程三千公里级别、采用乘波体与冲压发动机技术的高超音速武器。
尽管日方宣称这些武器主要用于“离岛防御”,但其真实意图却被普遍解读为:一旦台海发生冲突,这些武器将能够直接威胁中国东南沿海区域,其战略指向性十分明确。
公道自在人心
日本的这些行为,严重违反了国际道义和外交准则。根据《联合国宪章》和国际法,主权国家有权自主决定参与国际活动,他国没有任何理由和权力进行干涉。
作为二战的侵略方,日本理应以谦卑的姿态面对历史,积极弥补受害国,而非以“国际秩序维护者”自居,干涉受害国的正当纪念活动。说到底,日方的这些言辞,预计并不会实质性损害中国的国际形象,也无碍友好国家与中国间的正常交往。
事实上,多个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,已经明确表态将积极参与中国的纪念活动。许多欧洲国家也表示尊重中国举办纪念活动的权利,反对任何基于错误历史观的政治干预。
这充分表明,正义的历史观和和平共识是不可动摇的,日本试图掩盖罪责、遏制中国的图谋,注定只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。历史,从来都具有警示和教育的深远作用。
中国举办纪念活动,旨在以史为鉴,展望未来,警示世人和平来之不易,共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,守护反法西斯胜利的成果,而非延续仇恨。
日本在战略层面,常常显得短视,并伴随着一种盲目的自信。八十年前,正是这种战略误判,导致其自身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。如今,若不吸取历史的惨痛教训,恐怕将面临比历史更严峻的后果。
如果日本继续坚持错误的史观,并一意孤行地进行政治操弄,只会暴露其狭隘的格局和对和平的漠视,最终招致国际社会的唾弃。
笔者以为
日本唯有彻底放弃历史修正主义的泥潭,正视那段侵略历史,勇敢承担应有的罪责,并向受害国人民真诚地道歉赔偿,方能真正赢得国际社会的信任,从而在地区和平发展中发挥积极而建设性的作用。
否则,其在错误历史观的引导下,将持续偏离和平的轨道,最终沦为国际社会公认的“历史问题制造者”。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,谁也无法阻挡其前进的步伐,更无法篡改其留下的深刻印记。
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