癌症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,癌症要经过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,一般来说有可能是数年、十几年,也有可能是几十年。
而癌症确诊前大多存在一个关键性的“可逆转时期”——癌前病变。如果能及时逆转,癌症就不会找上你。
这7种癌前病变要高度警惕
目前有很多病变都是疑似癌前病变,而这7种常见的情况要高度警惕。
1.萎缩性胃炎→胃癌
四川省泸州市中医医院放射科医师刘彬刊文介绍,有萎缩性胃炎的人属于胃癌的高危人群。引起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感染,这是胃癌的一个高危因素。
2.腺瘤性结肠息肉→肠癌
许多胃肠道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来的,尤其是腺瘤性结肠息肉,癌变率更高。随着腺瘤息肉体积长大,其癌变率也随之增加。息肉一经发现,即使是小腺瘤,也应及时切除。
3.肝硬化→肝癌
各类原因引起的肝硬化都是肝癌的癌前疾病。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,包括病毒性肝炎(乙肝和丙肝)、酒精性肝炎等,如果长时间不管,继续发展下去,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、肝癌。
4.溃疡性结肠炎→肠癌
肠炎的分类很多,并不是所有的肠炎都会发展成为癌症,但如果是慢性溃疡性结肠炎,一定要引起重视,因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是明显升高的,需进行正规的治疗。
5.不典型腺瘤样增生→肺癌
大部分肺结节都是良性的,不用过于担心,只有少数需要警惕癌变,而肺结节中的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。
结节长得越“古怪”,恶性可能越大,比如有分叶、毛刺等。另外也看结节大小,>1.5厘米的实性结节或者>8毫米的混合磨玻璃结节,属于高危结节。
6.乳腺非典型增生→乳腺癌
大多数女性的乳腺增生都是生理性增生,不会癌变。但如果报告单上写的是非典型增生,就要注意了。
非典型增生是良性改变到恶性改变的中间站。乳腺癌的发展过程有以下4步:增生→非典型增生→原位癌→浸润性癌。
7.黏膜白斑→口腔癌、外阴癌
比如口腔白斑,是口腔癌的癌前疾病;外阴白斑是外阴癌的癌前疾病。要根据情况进行酌情处理,并加强随访复查。
理论上所有癌症都应该有癌前疾病,但现实是,很多癌症并没有明确的可供我们及时处理的所谓癌前疾病。
发现癌前病变,用不着焦虑恐慌,并不是一定会发展为癌症。
但也要重视:对于比较明确的癌前疾病/状态,一方面能处理的要积极处理,另一方面做好随访复查监控,不能不管不顾。
早期揪出癌症很重要
记好这些检查
对于癌前病变,最好的方式是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因此,体检筛查是非常重要的。请记住,以下这些是查癌的“金标准”。
1.肺癌——低剂量螺旋CT
由于胸部X光片分辨率低,因此检出率比较低。用CT检测肺癌,分辨率高,肿瘤在1厘米以下时即可被查出。建议50岁以后的人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,体检中把X光片换成低剂量CT。
2.胃癌——胃镜+活检
胃镜检查是胃部疾病诊断的一线方法,通过胃镜+活检筛查,胃癌其实是可以预防的。要及时根据具体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胃镜检查,不要等到病情恶化时才考虑做胃镜。
3.肝癌——甲胎蛋白+肝脏B超
查肝癌需要做“甲胎蛋白+B超”联合检查。单独用甲胎蛋白普查,会有一定漏诊,也就是说单纯地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值正常,仍不能完全排除患肝癌的可能性。
4.肠癌——肠镜
肠镜是检查肠癌的有效手段。超过45岁一定要做肠镜,如果没有异常,做一次肠镜可以管五年、十年,一般不会出现肠癌。
5.乳腺癌——钼靶检查
针对乳腺癌的X线检查,又称钼钯检查,是目前诊断乳腺疾病简单有效的筛查方式。指南推荐40-45岁的女性应每年做一次乳腺X线检查,45-69岁女性每1-2年进行一次。
6.前列腺癌——PSA筛查
建议50岁以上的男性,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(PSA)项目来排查前列腺癌。PSA是早期筛查前列腺癌特异性的最方便、敏感的方法。
7.宫颈癌——HPV+TCT
宫颈癌筛查可采取细胞学检测(TCT)与人乳头状瘤病毒(HPV)病毒学检测联合筛查的方式。
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