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加坡这个小国,在国际舞台上总爱发点声音,尤其是在中美关系上。2025年3月28日,新加坡高级部长兼国家安全协调部长张志贤在一次论坛上发言,直接点出中美两国既然都不想打仗,就该先把台湾问题摆上台面来谈。这话听起来简单,但背后牵扯到亚太地区的稳定和全球经济的走向。张志贤把中美之间的矛盾分成三类,第一类是那些一碰就可能炸锅的底线问题,台湾就是典型例子。第二类是经贸方面的分歧,虽然闹得挺凶,但还不至于直接升级成冲突。第三类则是大家都需要扛起的全球责任,比如气候变化啥的。他觉得,如果中美真心不想动刀动枪,就得先解决第一类问题,不然其他事都可能变成打仗的借口。
李显龙作为前总理,也在2025年3月24日的一次海事论坛上谈到类似话题。他说全球贸易可能到了二战后的新拐点,言外之意就是中美摩擦如果继续升级,会把整个体系拖下水。新加坡这些年,每次中美博弈加剧,他们总会站出来呼吁稳定。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理想主义,而是实打实的国家利益。外资涌入新加坡的前提是外部环境稳当,中美打起来,亚洲经济圈子就乱套了。张志贤的发言,正好接上这个脉络,他强调中美如果视冲突为不可避免,那经贸和全球事务就只会变成备战工具。 台湾问题为什么这么棘手?因为它牵涉到中国的主权和美国的战略布局。中国一直视台湾省为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,国家统一是核心目标。美国这些年对台军售不断,特朗普时期更是变本加厉,一边说不想和中国冲突,一边加强军事存在,向台湾释放各种信号。这违背了中美建交时的承诺,加剧了台海紧张。2025年特朗普第二任期开始后,美国对华关税从34%升到145%,影响了越南等转口贸易国。科技和供应链领域,两国各自拉帮结派,日本、韩国、欧洲和中国台湾的企业都得选边站队。这不光是经济问题,还直接链接到台湾的安全态势。
新加坡的立场其实挺务实,他们不希望看到亚洲变成战场。黄永宏在慕尼黑会议上说,世界承受不了三个冲突区,亚洲必须降低战争风险。张志贤的建议,更像是冲着美国说的:如果不想和中国兵戈相向,就别再军事介入台湾,别搞“以台制华”。因为台湾问题的解决,最终取决于中国大陆的发展实力。随着综合国力提升,统一进程会自然推进,外部势力插手只会徒劳。2025年3月26日,中美领导人对话中,强调理性管理分歧,推动合作。这算是个积极信号,但实际进展还得看后续。 5月12日,白宫和中国商务部联合声明,将部分关税降到10%,为期90天。这缓解了点压力,但特朗普的政策方向没变,美国继续强化印太战略,试图围堵中国。7月,中美在全球挑战上讨论合作,比如气候议题,但台湾问题依然是悬剑。新加坡继续关注这些动态,因为他们的经济高度依赖国际贸易。马六甲海峡每天过往的船只,承载着全球30%的石油贸易,一旦台海出事,海运线路就得绕道,成本大增。新加坡的港口经济会首当其冲,失业率可能上升,外资撤离也不是没可能。
中美关系走到今天这一步,有历史原因。冷战后,美国主导全球秩序,中国崛起挑战了这个格局。台湾成了焦点,因为它关乎美国的盟友体系和中国的核心利益。2022年佩洛西访台后,中国军演回应,美国军售继续。2023年,台湾选举加剧紧张。2024年,特朗普回归,白宫政策更强硬。但中美也保持对话,避免全面脱钩。因为经济interdep
配资炒股论坛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